智汀國際

新作|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發表時間:2018-12-04 10:05

設計單位   PES建筑事務所(PES-Architects)

項目地點   中國福州,馬尾新城

建設時間   2015年—2018年

建筑面積   153,000平方米


2013年,福州市政府舉辦了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國際邀請賽,旨在加強城市文化形象和馬尾新城的開發。 PES建筑事務所的獲獎方案旨在通過一種新型的“文化消費中心”為所有人提供非凡的文化體驗。該中心除文化功能外,還輔以商業和親子娛樂功能,以創建一個現代化的文化綜合體,探索中國文化場館建設新階段的典型樣式。


1.jpg

△ 茉莉花廣場  攝影:Zhang Yong


海峽文化藝術中心位于馬尾新城,面向閩江,以“連接”為關鍵詞,將城市與社區,福州馬尾新城、通向閩江的水道和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人與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


1.jpg

△ 從閩江沙洲看向建筑  攝影:Marc Goodwin



建筑——來源于福州的茉莉花


建筑的設計靈感來自福州市花——茉莉花的花瓣,并通過建筑的形式語言和顏色表達出來。5個茉莉花瓣分別是歌劇院(1680座),音樂廳(1000座),多功能劇院,藝術展廳和電影中心。這5座單體建筑由中央文化大廳及其屋頂露臺連接在一起,同時包括了公共服務,商業及休閑設施。屋頂露臺可通過茉莉花花園的兩個坡道以及中央茉莉花廣場進入,提供從文化綜合體到閩江江畔景觀的無縫銜接。在建筑的地下一層外,一條位于梁厝河沿岸的商業街,將外部景觀與室內空間融合在一起,也將地鐵站和文化場館連接起來。


1.jpg

△ 中央文化大廳  攝影:Zhang Yong


設計將大型綜合體劃分為更獨立的5個單元,使文化藝術中心更加人性化,用戶可以暢游于室內外空間。每棟建筑的核心區域——半公共的弧形走廊,沿著建筑主立面的弧度設置,將室內公共空間與建筑物周圍的茉莉花園景觀融為一體,并與建筑正對的馬航洲島自然保護區相連。


1.jpg

△ 建筑外立面完全被陶瓷組件所覆蓋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弧形坡道將廣場的三層公共空間,位于低處的梁厝河層(主要的商業空間),茉莉花廣場首層,以及公共露臺層連接在一起。 攝影:Marc Goodwin



陶瓷——海上絲綢之路的記憶


陶瓷被用作項目的主要材料,是由于其在海上絲綢之路貿易聯系的歷史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而福建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建筑所有的外立面都覆蓋著白色的瓷磚和陶瓷百葉,而歌劇院和音樂廳的聲學內墻面則以創造性的方式展示了陶瓷這一材料。


1.jpg

△ 建筑的背部外立面由80x40厘米的陶瓷板所覆蓋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作為主要入口的中央文化大廳是一個可以開展文化活動的開放空間。蘑菇形的柱子內藏電梯以及通風設備。“天光盛開”的天窗引入自然光,并建立首層地面和屋頂露臺之間的聯系。  攝影:Marc Goodwin


立面的陶瓷百葉截面形狀為橢圓形,與建筑物的形式產生呼應關系。同時,這一層陶瓷百葉也充分發揮其遮陽能力。在數字技術的幫助下,設計團隊還研究了陶瓷百葉的距離和角度,以實現陶瓷百葉幕墻的最優化的設計。


1.jpg

△  弧形走廊的雙曲面室內墻面由竹材組成。這些走廊可以作為公共活動空間使用。通過這些空間,人們得以進入5座場館建筑內。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通向場館的主要入口層可以通過弧形走廊內的樓梯進入  攝影:Zhang Yong

1.jpg

△ 陽光透過陶瓷百葉進入弧形走廊內的光影效果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白色的陶瓷百葉被設計安裝至特定位置,以提供最大化的遮蔭效果,盡可能減少陽光照射產生的熱量。每一片陶瓷百葉的長度為1.8米。  攝影:Marc Goodwin


歌劇院音樂廳內部墻面都是用立體的藝術陶瓷片裝飾的。PES建筑設計事務所與臺灣陶瓷藝術家施宣宇先生合作,使用了“中國白”陶瓷材料和現代工藝新技術。在與聲學專家一起進行了廣泛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兩種類型的陶瓷聲學面板:雕刻面板和馬賽克瓷磚面板。這兩個面板都滿足高質量的聲學要求,以及設計的視覺表達。


1.jpg

△ 歌劇院室內為3000平方米的復雜雙曲面,在聲學分析的基礎上產生,并裝飾有150萬塊陶瓷片。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歌劇院內陶瓷飾面與實心竹材結合。天花反射板由亞克力制作,白色亮度可調節的LED在背部照亮。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歌劇院復雜的曲面延伸至入口走廊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音樂廳室內空間的曲面為完整球面的一部分,為音樂廳提供功能化的聲學造型。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音樂廳室內墻面覆蓋有白色的定制瓷磚,與實心竹材結合。天花板反光板“光云”由亞克力制作,并通過內置的燈光由背面照亮。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音樂廳的舞臺后墻采用實心竹材料制成  攝影:Simon Bertrand

1.jpg

△ 音樂廳的“中國白”瓷磚表面采用CNC雕刻花卉圖案,靈感來自中國的國花——牡丹花。  攝影:Marc Goodwin



竹材——光學與美學的融合

多功能劇院是擁有700個座位的觀眾廳,其墻面覆蓋著CNC切割的實心竹塊,它們的形狀都基于聲學設計及視覺語言的雙重要求。吊頂上配置了一個靈活的網頂,可以靈活地安排和使用照明及其他技術設備。


1.jpg

△ 歌劇院和多功能劇院的前廳地面為實心竹材  攝影:Zhang Yong

1.jpg

△ 多功能廳前廳墻面覆蓋有通過CNC加工的竹材,與劇場內的設計主題相呼應。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多功能廳的主要休息區座椅可伸縮,劇場內可以提供多種排布方案。  攝影:Marc Goodwin

1.jpg

△ 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夜景  攝影:Simon Bertrand

1.jpg

△ 歌劇院模型  ?PES  攝影:Martin Lukasczyk

1.jpg

△ 總平面圖  ?PES

1.jpg

△ 立面圖  ?PES

1.jpg

△ 多功能劇院平面圖  ?PES

1.jpg

△ 多功能劇院剖面圖  ?PES


1.jpg

△ 音樂廳剖面圖  ?PES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SCAC)

項目類型:建筑/室內/景觀

項目地點:中國福州,馬尾新城

設計單位:PES建筑事務所(PES-Architects)

事務所網站:www.pesark.com

主創建筑師:佩卡·薩米寧(首席設計師)

設計團隊完整名單:

總建筑師,建筑和室內設計:佩卡·薩米寧(首席設計師),Martin Lukasczyk(項目建筑師),施宣宇(陶瓷藝術家),賴林莉(項目經理)

主要設計團隊成員:李偉(項目協調員),官曉晶(項目經理),趙亦周,Masahide Nakane,Matti Kankkunen,Anna Blomqvist,Clara Juan,Uros Kostic,Antonio Barquinha,Martin Genet,竇劍

團隊成員:Dragan Jevtic,Pauli Rikaniemi,Tuukka P?iv?rinne,Timo Kujala,Piercarlo Torri,Sami Lauritsalo,Simon Richardus,尹亮,Tuomas Pinomaa,Fan Yujing,Siiri Murtola,Beatriz Redondo,Jazz Fu,Tristan Hughes,Jarkko Salminen,Karla Diaz ,Mia Bungers,Marcelo Diez

特別顧問:Eckhard Kahle,Henrik M?ller(聲學),Matti Haaramo(鋼結構),Wilfried Kramb(照明),Gretel Hemgard(景觀),李承師(幕墻),陸屹(室內),Johan Storgard(劇院管理),Timo Tuovila(歌劇管理)

當地建筑師: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業主:福州馬尾新城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建成狀態:建成,2018年10月10日開幕      

設計時間:2014年

建設時間:2015年—2018年

建筑面積:153,000平方米

建筑功能:歌劇院(1,600個座位),音樂廳(1000個座位),多功能劇院(700個座位),藝術展覽館,電影中心

建筑高度:62米

建筑材料:鋼,混凝土,竹材和定制陶瓷

攝影師:Marc Goodwin, Zhang Yong, Virgile Bertrand

內容僅作為交流學習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14+
品牌設計積淀
600+
優秀案例
50+
智汀伙伴
10+
各項獎項
核心業務版塊
商業街空間藝術展示,售樓處品牌、工法展廳,標識導視系
統,鋼結構臨時售樓處
新作|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團隊介紹
400-809-8595
sunpengfei@zhitingad.com
上海市普陀區中江路388弄國盛中心2號樓29樓
社區商業標識
品牌工法
商業街設計
設計師介紹
項目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