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汀國際
△ 東亞大樓 攝影:邵峰
項目地點 上海市黃浦區四川中路299號
設計單位 華建集團歷史建筑保護設計院、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華建集團科創中心綠建所
建設時間 2017年12月-2018年11月
建筑面積 5464平方米
東亞大樓:裝飾藝術風格經典作品(工藝工法展示設計)
東亞大樓位于黃浦區四川中路與九江路轉角,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優秀歷史建筑,保護類別三類。
東亞銀行成立于民國七年(1918年),總行設立于香港。1920年東亞銀行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支行,當時租用外灘30號共濟會堂的辦公室作為其辦公場所,直至1925年購入位于九江路與四川中路交界的物業用于建造東亞大樓。
△ 原外灘30號共濟會堂,英商瑪禮遜洋行(Scott & Carter)設計,該建筑現已不存
大樓由鴻達洋行(C.H. Gonda)于1925年設計,是一棟裝飾藝術派(Art Deco)風格的高層建筑。
△ 建筑與城市道路環境的關系 攝影:邵峰
建筑立面形式簡潔直接,采用明顯的水平向檐口與豎向的裝飾線條進行構圖,規律的開窗下富有陰影效果的裝飾,是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典型手法。建筑轉角頂端層層縮進的塔樓和設在建筑東北角的主入口,很好地應對了城市道路環境。
百年東行:外灘金融見證者
東亞大樓建成初期為地上七層,約1930年代加建了第八層,自建成起一直為東亞銀行辦公使用,見證了滬港兩地金融合作、發展的歷史事件,也見證了外灘縱深的金融聚集帶的形成與發展。
△ 大樓見證了外灘縱深金融聚集帶的發展 攝影:邵峰
保護修繕:歷史風貌的完整再現
本次工程對大樓進行保護修繕、整體結構加固、機電系統更新和室內裝飾,修繕后大樓將一層、夾層開放作為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重新裝修后面向公眾開放。
△ 白色大理石強調出主入口空間 攝影:邵峰
經年使用中,大樓的外墻水刷石飾面被涂料覆蓋,窗下裝飾不復存在,一層沿街的窗洞因為銀行安防的需要也進行了封堵,這些改動損害了大樓建筑藝術價值的展示。
修繕中清洗外墻涂料,顯露出原始的水刷石飾面,現場考察水刷石的底色、石子粒徑和配比,采用傳統工藝對損傷及后期改動處進行修復。
△ 水刷石飾面適當保留歷史修補痕跡 攝影:邵峰
對歷史照片進行圖像分析,并參考鴻達洋行同時期的作品光陸大樓的式樣,復原了窗下裝飾;恢復一層窗洞的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原始的鑄鐵護窗欄桿,對其進行校正后重新油漆,原位展示。
△ 恢復底層窗戶,原始鑄鐵欄桿得以重現
建筑立面上局部后期更換的鋁合金門形式、材料與歷史建筑風貌違和,修繕中按照歷史圖紙復原了銅門,使建筑立面風格得到更加完整的體現
更新體驗:共享開放的當代銀行空間
一層大廳是一個凈高6米的大跨空間,黑白拼花大理石護壁和柜臺賦予大廳冷靜、典雅的氣質,墻面、天花的裝飾線腳突出線條感,配合幾何抽象的圖形,帶來全面的裝飾藝術派風格體驗。
△ 大廳中吊燈、風扇均為歷史原物,修繕后原位展示 攝影:邵峰
大廳的修繕恢復后期封堵的門洞,保護修繕拼花大理石、木門,清理遷移露明的機電管線并巧妙隱蔽,提升使用安全、舒適性的同時,維持空間的歷史感
△ 修繕后的大廳作為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 攝影:邵峰
大廳內展陳采用獨立式展柜與展板結合的形式,使歷史建筑的精美細節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
△ 黑白大理石拼花的原銀行柜臺轉變為展覽館的接待空間 攝影:邵峰
一層的金庫、保險庫內完整保存了拼花馬賽克地坪、彩色鉛條玻璃木門,以及美國萬事利公司(THE MOSLER SAFE CO.)的金庫大門
△ 美國萬事利公司(THE MOSLER SAFE CO.)的金庫大門
機電更新是本次修繕工程中一個非常迫切的訴求,大樓建成至今90年一直經歷使用,修繕前出現在公共走道中的廢棄落水管、雨水井,雨水充沛的季節甚至有倒灌的情況,極大地影響了辦公建筑的使用品質。
修繕工程中對機電管線進行細致的調研排查,拆除廢棄的管線,結合建筑空間的使用要求和價值的判斷,確定機電管線路利用著相對次要且少裝飾的空間,為裝飾精美的主要空間提供機電設備的支持,在建筑裝飾部位的保存展示和提升室內舒適性之間尋求平衡。
△ 夾層原為銀行的后勤儲藏空間,修繕后開放展陳 攝影:邵峰
將原本門廳后備空間的狹窄木質樓梯改造為直通二層的旋轉樓梯,改善了位于建筑二層的銀行營業廳的可達性,白色旋轉樓梯與門廳原始黑白大理石裝飾更為協調,也維持了空間的純凈感。
△ 改造后的樓梯直通二層
△ 白色旋轉樓梯
△ 門廳入口處標識指示了大樓開放區域的功能布局
門廳區域地坪新做的圖案漸變黑白拼花大理石,與歷史地坪相似相融,又可被解讀識別
△ 新的元素融合在歷史建筑的空間中
二層營業廳沿著建筑的沿街面布置,取得最大化的采光與景觀。營業廳區域原始的結構梁與裝飾線腳得到妥當的修繕與完全的展示,營業廳使用了色彩柔和的天然石材與溫暖木質,塑造開放融合的當代銀行空間。
△ 營業廳窗外歷史建筑
△ 八層休息廳
△ 八層外廊空間
通過改造后的樓梯通向屋頂露臺,樓梯間的落地玻璃窗確保了開敞的視野與充足的采光
△ 改造后的樓梯通向屋頂露臺
屋頂露臺作為八層多功能廳的室外延伸,為銀行員工提供了更為開敞舒適的活動空間和景觀體驗,在用地緊張的城市中心區域尤為難得;屋面整合機電設備集約設置在屋頂一側,露臺景觀視線良好的朝東一側則完全作為活動區域,使之可一覽無余地看到黃浦江與陸家嘴的景色。
△ 露臺地板的圖案變化呼應建筑平面,傳承裝飾藝術派風格
△ 開放的露臺空間完善了歷史建筑的空間體驗
與古為新:歷史建筑在當代的有序使用
東亞大樓是上海首個獲得LEED V4金獎的優秀歷史保護建筑。修繕工程中,設計通過對建筑歷史資料的梳理,初始設計圖紙的分析,以及建筑現狀的詳細勘察,整合梳理建筑的整體功能,并對大樓進行結構加固和機電設備系統的提升優化;在消除大樓安全隱患的同時,提升建筑性能,使其更加適應當代銀行的使用需求,得到合理有序的可持續利用。
通過底層大廳展陳功能的植入,增強了建筑的公共開放性;建筑室內設計在尊重歷史原貌的前提下,裝飾用料及工藝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可讀性和可識別性
△ 開敞樓梯回應當代銀行共享開放的理念
大樓內共享開放的活動空間,在體現企業人文關懷的同時,也使歷史建筑能夠更加親切自然地融入當代社會的日常生活。
東亞大樓屹立于外灘金融帶已近百年,在見證滬港金融交流發展的同時,也是外灘歷史風貌區街區與天際線的重要組成。保護修繕工程,是通過與古為新的介入使其在當代環境下更好利用。
△ 東亞大樓九江路即景
項目圖紙 ?
△ 保護修繕立面圖
△ 一層大廳保護修繕內立面
完整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東亞銀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工程
項目類型:保護修繕/室內
項目地點:上海市黃浦區四川中路299號
設計單位:華建集團歷史建筑保護設計院、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華建集團科創中心綠建所
設計總負責人:卓剛峰、宿新寶
設計團隊完整名單:
項目經理:宿新寶、閔欣
建筑設計:閔欣、蘇萍、王吉祥
室內設計:陳佩女、朱杭
結構設計:沈忠賢、和文哲、張喆、郝澤春
機電設計:江濤、俞嘉青、趙競博、方飛翔、秦育、常謙翔、高峰
標識設計:郭煜、徐智、雷夢婷、徐曉鳴
LEED:瞿燕、劉羽岱、陳湛、李海峰、胡國霞
業主: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建成狀態:建成
設計時間:2017年5月-2017年11月
建設時間:2017年12月-2018年11月
用地面積:718平方米
建筑面積:5464平方米
室內:晉思建筑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二層營業廳室內裝飾設計)
照明:瑩澈燈光設計有限公司
展陳:寬創國際
施工:上海住總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攝影師:邵峰
文章源于【有方空間】
內容僅作為交流學習
近日,中海上東區首開售罄,澎湃園區一房難求,紅冠全城上東區純粹四房金牌戶型,引領國際奧體人居新范本,革新住宅的尺度... |
“綠地集團自入駐咸寧以來即引發了咸寧購房熱潮上千套房源即開即罄創造了咸寧樓市傳奇咸寧“現象級”樓盤就此誕生”01傳... |
你可還記得曾經的奉化是什么模樣嗎?市區不大,人也不多但互相之間都不陌生天很藍,高樓很少舉目四望,一覽無余各色美食分... |
作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品牌標準化展示服務體系的締造者,智汀國際在空間展示這一重要領域,通過標準化流程、標準化內容、標... |
智汀國際在定制化方案中,遵循新城控股每進駐一個新城市,除了堅持吾悅固有的DNA之外,都會以“在地思維”洞察當地人的...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公司業務聚焦全國... |
智汀國際 | 與古為新:東亞銀行浦西大樓保護修繕工程 |